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对象为被狂犬或其他可疑动物咬伤者,以及被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蝙蝠)咬伤、舔舐粘膜,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的人。接种程序为一般咬伤者于0、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如未能按时接种,应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应尽量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绝对禁忌证,但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以及严重慢性病患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禁止接种。
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以下是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1.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对象:
被狂犬或其他可疑动物咬伤者。
被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蝙蝠)咬伤、舔舐粘膜,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的人。
2.接种程序:
一般咬伤者于0、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第0、3、7天注射疫苗,第0天和第3天最多需要接种4针狂犬病疫苗,即在原来接种基础上,分别于当天和第3天各增加1针。
如已在第0、3、7天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种,不再需要补种。
3.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尽量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尽量避免在接种疫苗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
伤口处理:伤口应立即处理。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70%的酒精或碘酊涂擦伤口。
特殊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建议:
暴露前免疫:对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管理员、野外工作者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人,可以进行暴露前免疫。接种程序为0、7、21天各接种1剂。
孕妇接种: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且对孕妇和胎儿都有益处。如果孕妇被咬伤,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儿童接种:儿童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被咬伤,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如果被咬伤,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病疫苗。
4.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一般接种狂犬病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瘙痒、红肿、无力、发热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即可自行缓解。
全身性反应可有轻度发热、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自行消退。
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及时就诊。
5.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禁忌证: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严重慢性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总之,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接种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应注意伤口的处理,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