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发热典型表现为间歇热,即寒战期和高热期交替,寒战期后高热,持续数小时至10余小时,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疟疾发热常表现为典型的间歇热,即寒战期和高热期交替出现。
寒战期:患者突然感觉恶寒、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发冷,此时体温迅速上升,常可达40℃以上,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此期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高热期:寒战停止后,患者开始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伴有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口唇干裂、呼吸急促、口渴、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期可持续数小时至10余小时。
间歇期:高热期后,患者的体温可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间歇期的长短与疟疾的种类、感染程度、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疟疾的发热症状并非总是典型的间歇热,也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热、弛张热等。此外,在疟疾流行地区,还可能出现低热、无热等不典型症状。因此,对于发热患者,尤其是来自疟疾流行地区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疟原虫检查,以明确诊断。
同时,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疟疾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如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或疟疾流行地区居住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此外,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止蚊虫叮咬,可使用蚊帐、蚊香、灭蚊剂等防蚊措施,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外出,穿长袖衣物和长裤,暴露部位涂抹防蚊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