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腋下体温在36-37.2度,小孩体温38.5度提示发热,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中耳炎等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详情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
小孩受凉、淋雨等因素,可导致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此时上呼吸道受到鼻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侵袭,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该病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出现发热的症状。
小孩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及时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可以用温毛巾擦拭手心、脚心、腋下等部位,帮助机体散热。小孩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退热药物,预防高热惊厥。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大部分小孩在5-7天可自愈,无需过度担心。若鼻塞、流涕严重,还可以使用盐酸伪麻黄碱、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
2、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考虑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小孩肺部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可引起发热,体温可达到38.5度,多为弛张热、不规则热。小孩还可伴随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小孩需要注意休息,定期室内外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使用退热贴、洗温水澡,帮助退热。若体温仍然≥38.5度,可以使用遵医嘱布洛芬进行治疗。另外,针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来治疗。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使用阿奇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等药物来治疗。
3、中耳炎
中耳炎考虑是病原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与耳道异物、哺乳位置不当等有关。小孩可出现耳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可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小孩需要保持耳部清洁卫生,避免擅自掏耳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还可局部使用泼尼松龙,促进病情恢复。针对于发热,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来治疗。若病情严重,必要时需要做手术,比如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成形术等进行治疗。
家长需要带小孩到医院儿科就诊,做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