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37.3℃是否算发热需要根据测体温的部位进行判断。若测量的是直肠,则不算发热,若测量的部位为口腔和腋下,则算发热。
1.直肠
人体正常直肠温度为36.5-37.7℃,当直肠温度超过37.7℃时才会被认为是发热。因此,若体温37.3℃是通过测量直肠所得,该数值处于直肠温度的正常范围内,一般不算是发热。
2.口腔和腋下
正常口腔温度范围为36.3-37.2℃,而腋下的正常体温则为36-37℃。当口腔温度超过37.2℃或是腋下温度超过37℃则会被认为是存在发热的情况。所以体温37.3℃是通过测量口腔或是腋下所得,高于正常值,就会被视为存在发热的现象。
若是存在发热的现象,由于温度不高,可以利用温水擦洗背部、颈部、大腿根部等部位,帮助散热。也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帮助降低局部温度,缓解不适症状。
若是体温持续上升,且超过38.5℃,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赖氨匹林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使体温恢复正常,以免体温过高引发惊厥。
若是上述方法都无法控制体温,则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