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即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血流受到阻碍,导致门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顽固性腹水、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一般需要根据症状进行具体的治疗,详情如下:
1.顽固性腹水
腹腔内脏血管静水压升高,会使组织液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继而形成顽固性腹水。
患者可采用腹腔穿刺外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治疗,将腹水抽吸出体外,控制病情的发展。
2.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胃的血一般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门静脉压力过高,胃底部的血液无法回流至肝脏,会积聚在胃底静脉处,致使静脉出现曲张、迂曲,导致静脉腔压力增高,便会引起胃底静脉出血。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血管收缩药进行治疗,可以使静脉的出血停止,控制出血量。若出血量较大,可以选择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硬化治疗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三腔管压迫止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
3.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脾脏的血液回流受阻,致使脾脏淤血肿大,继而引发脾功能亢进。
若出现脾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控制及预防感染。同时脾切除是治疗脾功能亢进较好的,而且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若患者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也可以选择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如果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疾病,建议及早进行规范治疗,以减少疾病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