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低至18×10^9/L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当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或受致病菌感染后,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产生大量能够针对血小板的特殊抗体,此时便会加重骨髓负担并出现血小板异常减少。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倍他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帮助改善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血浆置换或脾切除术控制病情发展,平时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2.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抗原产生对抗自身的抗体而引起的疾病,此时外周血中的血小板以及白细胞指标便会异常下降。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并注意戒烟,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发热或疼痛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片等药物缓解。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泌相对较多,此时机体代谢速度便会加快,体内铁、叶酸等物质便会被迅速消耗从而影响血小板生成,因此也会有血小板低的情况。
患者应限制碘摄入,并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丙硫氧嘧啶肠溶胶囊、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缓解血小板低的情况。若是症状长期存在,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控制。
另外,若患者存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肿瘤细胞的侵犯下血小板便会异常受损,此时也会导致指标明显偏低。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