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高450×10^9/L,可能与月经、使用促凝血药物、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应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1、月经
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使阴道持续流血,体内凝血功能会有所增强,可造成血小板升高。
此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月经结束后血小板会恢复正常水平,不用担心。月经期间应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到寒冷刺激,以免诱发痛经发作。
2、使用促凝血药物
近期使用促凝血药物,比如氨基己酸、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可导致凝血功能增强,使血小板升高,达到450×10^9/L。
患者停止服用这类药物后,血小板水平会逐渐恢复,通常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也不必过于紧张。注意不能自己盲目增加药物剂量,以免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
3、深静脉血栓形成
如果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体内血液处于瘀滞状态,所以进行血小板检查时,可发现血小板数值较高。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哌沙班、华法林钠、利伐沙班等,有助于阻止新的血栓形成。对于出现静脉性坏疽或者股青肿的患者,可以进行外科血栓清除术处理。患者平时还应注意休息,多喝温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处理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肺栓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等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4、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遗传等因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由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检查时血小板数值会比较高。
患者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调节血脂药物等进行治疗,如氯吡格雷、尿激酶、洛伐他汀等,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冠状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等发生明显狭窄或者闭塞,应及时采取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调节饮食结构,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尽量避免食用肥肉、咸菜等食物。同时要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该病尽早干预一般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萎缩等疾病。
除了上述原因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也可能会造成血小板升高,患者要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