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可以祛湿的中药有茯苓、白术、藿香、泽泻等中药材以及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二陈丸等中成药。
一、中药材
1、茯苓中医认为茯苓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水肿等病症。
2、白术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经,能够补气健脾,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
3、藿香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是芳香化湿类中药,主要能够起到祛湿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解暑,常用于治疗湿阻中焦、暑湿或湿温初起等病症。
4、泽泻泽泻性寒,归肾、膀胱经,通常具有利水祛湿、泄热的效果,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等病症。
二、中成药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中含有白术、扁豆、薏苡仁、砂仁等成分,具有祛湿、补脾胃、益肺气等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弱、湿气重、气短咳嗽、肢体疲劳等病症。
2、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由白术、制附子、干姜、人参等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能够起到温中健脾、祛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病症,同时可以缓解湿气重引起的恶心、肢体困重、口淡纳呆等症状。
3、二陈丸二陈丸中半夏为君药,陈皮为臣药,茯苓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诸药相合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但是一般以祛寒湿为主。
此外,白茅根、木通等中药以及人参健脾丸、香砂平胃丸等中成药也能够祛湿。患者出现湿气重的情况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祛湿中药进行调理,从而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