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抽血瘀青可能与按压不当、药物因素或肝硬化等原因有关,患者需要根据病因治疗才能使症状得到缓解,具体情况如下:
1、按压不当
在胳膊抽血后,如果按压时间较短或没有按压到位,则血液可渗入皮下组织,从而出现瘀青。
针对此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时间延长,局部瘀血可逐渐自行吸收,必要时可在抽血48小时后适当热敷,促进血肿消退。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近期服用了抗血小板或抗凝的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功能,可导致胳膊抽血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瘀青。
患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局部瘀青可自行恢复。并且可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以减少再次出血的风险。
3、肝硬化
当患者本身存在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在胳膊抽血后可导致局部出血比较明显,进而表现为瘀青、紫斑等。
确诊肝硬化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保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素等。对于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还需配合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轻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当肝硬化进展至终末期时,还可进行肝移植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胳膊抽血瘀青还需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造血生长因子、雄激素、止血药、抗纤溶药等进行治疗,还可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如果瘀青比较严重或伴随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当病因得到控制后,不适症状也会得到改善,不必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