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想吐,多与耳石症、椎动脉型颈椎病、脑出血等疾病因素有关,患者需要针对不同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耳石症
耳石症是一种和头部运动有关的外周性眩晕疾病,当患者发生头部位置变动时,可感到强烈的眩晕或头晕,同时伴有呕吐、眼震等症状。
发病时,患者需要到安静的室内,采取较为舒适的体位稍作休息,同时采取复位手法进行耳石复位,一般可徒手进行,但尽量还是由专业医生操作为好。如果复位后,眩晕、想吐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银杏叶提取物、倍他司汀等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必要时,再进一步做半规管阻塞术、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等手术治疗。
2、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因为颈椎退变、椎间不稳,压迫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想吐、复视等症状。
发作时,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2-4周或佩戴颈围领的方式,来减轻颈椎载荷,缓解症状,通过热疗、中医牵引等物理治疗来改善颈部软组织血循环。如果一般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尼莫地平,或银杏叶制剂等药物改善神经细胞水肿、缺血、缺氧等情况,缓解眩晕、想吐等症状。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相对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一步来医院行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等手术治疗。
3、脑出血
当患者大脑中的血管发生破裂,血液会从破口处流出,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时,常会引起眩晕伴呕吐、头痛等症状。
对于发作时伴有低氧血症的脑出血患者,通常需要给予吸氧治疗,同时做好心脏监测、体温管理、血糖管理、血压管理等工作,尽量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止血环酸、氨基己酸等药物来进行止血治疗,选用奥拉西坦、吡拉西坦等神经保护剂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还需要积极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血块溶解术来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