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外伤性脉络破裂、视网膜病变等。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容易破裂出血。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闭塞,进而引发眼底出血。
3.视网膜静脉阻塞
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受压,导致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视网膜淤血、水肿,进而破裂出血。
4.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多发生于青壮年,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可导致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症,进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5.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
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与视网膜黄斑区结构衰老性改变有关,可导致黄斑区出血、水肿,影响视力。
6.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可能与脉络膜血管的炎症、渗漏有关,可导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引起眼底出血。
7.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变长,视网膜变薄、萎缩,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出血。
8.外伤性脉络破裂
眼部受到外伤,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
9.视网膜病变
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变性等,也可能导致眼底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