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主要可以从临床表现观察、血常规检查、骨髓象检查、细胞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
1.临床表现观察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同时,出血也是重要表现,如皮肤出血点、鼻衄、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颅内出血、眼底出血。发热也是常见症状,可为低热或高热。此外,白血病细胞还可能浸润淋巴结、肝脾等器官,甚至中枢神经系统。
2.血常规检查
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减少,白细胞计数可能增高、正常或减低,且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观察到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
3.骨髓象检查
这是诊断急性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骨髓穿刺获取样本,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增生情况,如原始细胞占比超过30%(或根据最新标准,大于20%),则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4.细胞免疫学检查
用于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来源,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5.影像学检查
如X线、B超、CT等,可用于辅助诊断,观察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的肝脾肿大等病变情况。
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辅助检查,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急性白血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