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恶心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酒精中毒、慢性胃炎、胰腺炎等疾病造成的,具体如下:
1、正常现象
如果饮用较多的酒或浓度较高的酒,酒精容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同时还伴有反酸、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建议平时控制饮酒量,避免频繁饮酒,在饮酒后尽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例如牛奶、米粥等,适当喝糖水促进酒精代谢,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炸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
2、酒精中毒
由于过量饮酒会导致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轻度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语无伦次、走路摇晃等症状;中度酒精中毒表现为昏睡、昏迷、意识不清、共济失调等症状;重度酒精中毒表现为昏迷、脸色苍白、心搏加快等。
可以口服美他多辛、纳洛酮、盐酸纳美芬等药物来促进酒精代谢,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同时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来保护胃黏膜。日常注意适量饮酒,控制摄入量,饮食上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心情舒畅。
3、慢性胃炎
如果患者由于不健康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诱发慢性胃炎,导致胃粘膜损伤,发生炎症反应,喝酒后酒精会刺激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从而出现恶心、干呕、呕吐等症状。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药物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同时配合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替硝唑、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胃炎,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日常饮食营养均衡、丰富,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食用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吸烟,同时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以及良好心态。
4、胰腺炎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胰腺炎,在酒精的刺激下,腺泡细胞损伤加重,从而导致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遵医嘱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胰酶的破坏;使用奥曲肽来抑制胰腺外分泌,减轻疼痛的症状;同时应用头孢他啶、头孢克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进行预防或控制感染;如果出现胰腺坏死感染、药物治疗无效等情况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日常要做到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胡吃海喝,同时要不要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