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即腹泻。小腹疼痛、流血、腹泻的原因可能与急性胃肠炎、结肠息肉、消化性溃疡等有关,依据原因常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患者因为消化道内形成的炎症反应促使胃肠蠕动紊乱,就容易出现小腹疼痛、腹泻的症状。同时,患者因为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的渗透性增高,也容易出现流血现象。
急性胃肠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患者应当注意多休息,多饮水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腹泻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等药物以起到止泻作用。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依据感染病原体类型不同,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可以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属于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患者在结肠息肉体积较大或是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因为粪便对息肉组织的摩擦,出现流血现象。同时患者也可能因为肠腔狭窄,对肠道产生一定刺激,出现小腹疼痛、腹泻症状。
如果患者流血现象较为严重,应当及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进行止血。同时,可通过手术治疗去除病变组织,以消除临床症状,防止息肉恶变。此外,患者在治疗后应当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复发概率。
3、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患者因为自身分泌的消化液对局部溃疡面产生刺激,加重溃疡损伤,就容易出现小腹疼痛、流血、腹泻等症状表现。
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不要抽烟喝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病情加重。对于疼痛不适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能够减少胃酸分泌,减轻不舒服的症状。对于消化性溃疡较为严重,出现大量出血、急性穿孔等现象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将溃疡部位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