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还可能由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病理因素引起。
一.生理因素
睡前大量饮水,由于睡眠时身体代谢减缓,水分无法及时排出,易积聚在体内,特别是眼周、面部及下肢等组织疏松部位,引发浮肿。此外,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身体浮肿,一般在月经结束后自行消退。
二.病理因素
1.肾脏疾病肾脏是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从而引发水肿。水肿部位可出现在眼睑、面部及下肢等,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
2.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比如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可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和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引发水肿。水肿部位多见于下肢及腰骶部,常伴有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
3.肝脏疾病患有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病变后,会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水肿可首先出现在踝部,逐渐蔓延至全身,并伴有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
4.内分泌疾病内分泌失调也可引发水肿,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粘液性水肿。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也可导致水肿的发生。
浮肿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所以出现浮肿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查明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