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可能与外邪侵袭、正气不足、邪气转化、饮食与生活习惯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调整饮食、多饮水、运动与锻炼、保持环境舒适、中药治疗等方法治疗。
一.原因
1.外邪侵袭中医认为,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在夏春两季,气候温热,风与温热之邪相兼,容易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导致卫表失和、肺气下降、肺清肃功能失调,从而引发风热感冒。此外,如淋雨、室内外温差大、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等,也会导致身体适应性下降,免疫力下降,使外邪更易侵袭。
2.正气不足正气是指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正气虚弱则易受外邪侵扰。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上盖,主皮毛,若肺气不足,肌肤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热之邪便容易趁虚而入。
3.邪气转化在感冒的病程中,邪气可能发生转化。最初的风寒感冒,若治疗不当或病情发展,风邪可能向内发展,与体内的热邪相结合,形成风热之邪。这种邪气转化过程中,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争,若正气不足,则邪气容易占据上风,导致风热感冒的发生。
4.饮食与生活习惯中医认为,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辣椒、烧烤、肥肉等)易助热生痰,导致体内湿热内生,进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所以,长时间吃这些食物的人更容易患上风热感冒。此外,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损伤正气,使人体更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二.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饮食应以清淡、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宜食高热量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如鱼汤、肉末菜粥、蒸鸡蛋等。不要食用过于辛辣、温燥的食物,如辣椒、牛羊肉等。此外,可以适量吃清热去火的食物,如苦瓜、黄瓜、雪梨等,有利于缓解病情。
2.多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对于口渴较甚者,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频饮。
3.运动与锻炼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有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4.保持环境舒适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环境安静,光线柔和。炎热天气时,室温宜保持在20-24℃,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受凉复感。
5.中药治疗症状严重者应遵医嘱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