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出疹子时,需要注意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合适衣物、避免搔抓疹子、合理饮食、改善室内环境、做好隔离措施等事项。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了解体温波动情况,因为出疹子可能伴有发热,过高的体温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当体温超过38.5℃时,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
2.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防止刺激疹子部位,引发感染。清洗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不要用力擦拭。
3.穿着合适衣物
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厚或过紧的衣物,以免捂热加重疹子或影响皮肤散热。
4.避免搔抓疹子
婴幼儿可能会因为瘙痒而搔抓疹子,要及时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导致感染。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少搔抓行为。
5.合理饮食
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是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要暂停添加新的辅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
6.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室内过于闷热或潮湿,这有利于婴幼儿的恢复。
7.做好隔离措施
如果是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疹子,如麻疹、风疹等,要注意适当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