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为准备工作、采血时间、采血部位、测量操作、记录结果、定期校准、注意事项等。
1.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和配套试纸,确保血糖仪电量充足,检查试纸有效期。清洁采血部位,可使用酒精消毒,但需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
2.采血时间
根据测量目的选择不同的采血时间,如空腹血糖应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餐后血糖则在进食后一定时间进行。
3.采血部位
通常选择手指末梢,如无名指或中指,避免在有伤口、感染或水肿的部位采血。采血时以适当的深度穿刺,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影响测量结果。
4.测量操作
将试纸插入血糖仪,按照血糖仪的指示滴血或吸入血液,等待测量结果显示。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血糖仪和试纸的稳定。
5.记录结果
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时间、血糖值等信息,以便医生分析和评估血糖情况。
6.定期校准
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可根据血糖仪的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7.注意事项
测量血糖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误差。同时,要注意保存血糖仪和试纸,避免受潮、受热或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果对测量结果有疑问或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