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胎儿从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当胎儿再次接触此抗原时,抗体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导致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症状轻重不一,取决于溶血的程度。轻者可仅表现为黄疸,重者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等。胆红素脑病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对于该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轻者可给予光照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重者可能需要换血治疗,同时要纠正贫血等。此外,还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对于有可能发生母婴血型不合的孕妇,应进行产前检查和监测。在分娩后,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对于Rh阴性孕妇,在分娩Rh阳性胎儿后,应遵医嘱及时给予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