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小孩发热38.3°C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接种疫苗反应、脱水、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帮助降温。
1.环境温度过高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小孩体内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体温升高。此外,小孩穿得过厚或盖得过多,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一般需要将小孩置于凉爽的环境中,适当减少衣物或被子,体温即可逐渐恢复正常。
2.接种疫苗反应
小孩在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可能会引发发热症状,达到38.3°C左右。对于疫苗反应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出现,并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3.脱水
由于腹泻、呕吐、过度出汗等原因引起的脱水,体内水分长时间不足时,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发热,体温达到38.3°C左右。可以每天适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1000-2000毫升,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还可以使用冷毛巾敷在腋下、额头等部位,帮助降低体表温度。
4.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可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感染小孩,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发热,体温达到38.3°C左右。小孩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注射用青霉素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帮助体温恢复。
5.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小孩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到38.3°C左右。针对病毒感染,需要在医生的意见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阿昔洛韦注射液等,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病情并缩短病程。
建议出现持续性发热症状的小孩,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