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的分段解剖结构主要可以分为C1颈段、C2岩段、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C5床突段、C6眼段、C7交通段等。
1.C1颈段
从颈总动脉分叉处开始,向上延伸至颈动脉管颅外口。此段颈内动脉通常不发出任何分支,全长约65~72mm,与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
2.C2岩段
位于颈动脉管内,从颈动脉管颅外口开始,一直延伸到破裂孔后缘。岩段颈内动脉按其行走方向可分为三部,即直部、弯曲部和水平部,该段也不发出分支。
3.C3破裂孔段
从颈动脉管末端开始,动脉越过破裂孔,但并不穿过此孔,而是在其垂直管内上升,朝向海绵后窦方向,最后停在岩舌韧带上缘。此段颈内动脉周围绕以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
4.C4海绵窦段
从岩舌韧带上缘开始,一直通到近侧硬膜环。此段颈内动脉主要行走于海绵窦内,四周被结缔组织脂肪、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包围,海绵窦段常发出分支与脑膜中动脉形成吻合。
5.C5床突段
从近侧硬膜环开始,一直延伸到远侧硬膜环。此段属于硬膜外结构,长度较短,约为4~6mm,斜行于前床突和颈动脉沟之间,不发出分支。
6.C6眼段
从远侧硬膜环开始,一直通到后交通动脉起点的紧近侧。此段颈内动脉常发出两条重要动脉,即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
7.C7交通段
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开始,一直通到颈内动脉分叉处。此段发出两个重要分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以上是颈内动脉的分段解剖结构,每一段都有其特定的解剖特征和临床意义,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