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区别主要在于近视的性质和能否自然恢复。
假性近视是一种功能性近视,通常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屈光力增强,从而引起的近视现象。在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近视状态可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真性近视则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屈光系统的屈光率过高(屈光性近视)所导致的近视,其眼轴和屈光状态已经发生了器质性改变,散瞳后近视状态通常无法完全消失,视力也不能恢复正常。
此外,真性近视的度数通常较为稳定,而假性近视的度数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
需要注意的是,假性近视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真性近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和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