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臭一般与饮食、口腔卫生不良、龋病、牙龈炎、牙周炎等原因有关。
1.饮食
某些食物,特别是含有强烈气味或易在口腔中残留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咖啡、甜食等,会增加口腔内细菌的活动,这些细菌在分解食物残渣时会产生具有气味的挥发性硫化物,从而导致唾液带有臭味。
平时应减少或避免吃含有强烈气味或易在口腔中残留的食物。进食后,及时刷牙、使用漱口水或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内的残留。
2.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卫生不佳会导致食物残渣、菌斑和牙结石在口腔内积累,这些物质为细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细菌在分解这些有机物时会产生异味。
应确保每日早晚刷牙,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使用含氟牙膏,以有效清洁牙齿和口腔。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到两次的专业洗牙,以去除牙结石和深层清洁口腔。
3.龋病
龋病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酸性物质腐蚀的过程,当牙齿发生龋坏时,会形成龋洞,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龋洞内的细菌活动加剧,产生的异味物质会通过唾液传播到口腔中,导致唾液臭。
对于较小的龋洞,牙医会去除龋坏的部分,然后用充填材料填补,常用的充填材料包括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泥等。如果龋病已经侵犯到牙髓,导致牙髓炎或牙髓坏死,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应及时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理和消毒根管,然后填充根管,以防止进一步感染。对于大面积的龋坏或牙齿结构损坏,需要进行牙冠修复。牙医会去除所有龋坏的牙齿组织,然后用一个定制的牙冠覆盖剩余的牙齿结构,以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4.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牙菌斑引起。牙龈炎患者的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这些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异味,进而影响唾液的气味。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碘甘油等药物治疗,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日常还应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如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等,以减少菌斑的形成。
5.牙周炎
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会积聚大量细菌、牙菌斑和牙结石,形成一个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些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强烈的异味,导致唾液臭。
患者应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在牙周炎较为严重时,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如甲硝唑、四环素、阿奇霉素等,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如植骨术、牙周翻瓣术等。
由于引起原因较多,建议患者积极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