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有像黄豆大小的小疙瘩可能是外伤、毛囊炎、皮下结节、皮脂腺囊肿、皮下脂肪瘤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措施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外伤
外伤可能导致皮下组织受损,形成血肿或淤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或淤血可能逐渐机化,形成硬结或疙瘩。当血肿或淤血开始机化时,可以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吸收。
2.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炎症可能导致毛囊周围的皮肤组织肿胀、发红,并可能形成硬结或脓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分散片等,帮助控制炎症反应。
3.皮下结节
自身患有皮下结节,可能会导致皮下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增生,容易形成硬结或疙瘩。对于较大、影响美观或伴有疼痛等症状的皮下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沿着结节的边缘进行切开,完整剥离并切除结节。
4.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的囊肿,囊肿内通常包含皮脂和角化物,且可能伴有细菌感染。对于无感染或感染已控制的皮脂腺囊肿,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囊肿切除术,帮助完整剥离并切除囊肿壁,促进病情恢复。
5.皮下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若病情持续性的加重,可能会导致肿瘤组织体积增大,表现为皮下无痛性、可移动的包块。皮下脂肪瘤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脂肪瘤切除术,帮助切除瘤体组织,改善皮肤状态。
建议皮下出现异常生长情况的患者,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疾病恢复期间需要尽量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疙瘩部位受到过多的摩擦和压迫。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避免污垢和油脂堵塞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