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入脑,即胆红素脑病,其临床表现需要根据早期、中期、后遗症期等分期分析。
1.早期
常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尔有尖叫和呕吐。这些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可能不太典型。
2.中期
进而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等。抽搐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严重者可导致呼吸暂停。角弓反张则提示神经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3.后遗症期
如果胆红素脑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包括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手足徐动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眼球运动障碍可出现落日眼等异常;听觉障碍可导致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会使牙齿出现色泽改变、形态异常等。
需要强调的是,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尤其是胆红素水平较高或上升速度较快时,必须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一旦怀疑有胆红素脑病,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积极的治疗。同时,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胆红素脑病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