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管理、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足部护理、心理护理。
1.健康教育
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知识。
2.饮食管理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3.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4.血糖监测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血糖监测应做好记录,以便医生了解血糖变化情况。
5.药物治疗
督促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如阿卡波糖片、格列齐特片等,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剂量调整原则。
6.足部护理
每日检查足部,观察有无皮肤破损、红肿、鸡眼等异常情况。保持足部清洁,避免赤足行走,选择合适的鞋袜。定期修剪指甲,但要注意避免剪破皮肤。如发现足部问题,应及时就医处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7.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