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
1.兴奋性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反应。其兴奋性会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等不同阶段。有效不应期较长,这对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防止心肌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2.自律性
心肌中的特殊传导组织具有自律性,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控制着整个心脏的节律。自律性使得心脏能够持续而有规律地搏动,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3.传导性
心肌细胞之间存在特殊的传导结构,能够将兴奋迅速地传遍整个心脏。心脏的传导系统确保兴奋能够有序地从心房传导到心室,保证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协调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
4.收缩性
心肌的收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同步收缩,保证心脏各部分协同工作;二是不发生强直收缩,利于心脏的充盈和射血;三是对细胞外钙离子依赖较大,因为心肌细胞的肌质网不如骨骼肌发达,需要从细胞外摄取更多的钙离子来引发收缩。
这些生理特性相互配合和协调,使得心肌能够有效地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任何一个特性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的障碍,进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对心肌生理特性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相关疾病,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