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胎心了是否还能保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在怀孕早期发现没有胎心,可能意味着胚胎已经停止发育,这种情况下,保胎的成功率较低。但如果在怀孕后期发现没有胎心,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胎儿。
1.怀孕早期:
怀孕5-6周:此时可能还无法看到胎心搏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复查。如果在怀孕7周后仍未看到胎心,且孕囊大小与孕周不符,或者孕囊内有胎芽但无胎心,可能意味着胚胎发育异常。在这种情况下,保胎的意义不大,医生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
怀孕6-8周:如果孕囊内有胎芽,但胎芽长度小于7mm,或者没有胎心,同时伴有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可能是先兆流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保胎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孕激素等。保胎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超声,以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如果孕囊持续不发育或出现萎缩,保胎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2.怀孕后期:
怀孕8周后:如果在这个时间之后仍未检测到胎心,可能是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停育。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胎儿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以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胎儿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无法挽救,医生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如果胎儿的情况尚可,可以继续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注营养液、促进胎儿肺部成熟等,以提高胎儿的生存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孕妇的情况都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胎过程中,孕妇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孕妇也应该理解,保胎并不是一定能够成功的,需要有心理准备。
此外,如果曾经有过胎停育的经历,再次怀孕时需要更加注意。可以在备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检查等,以排除潜在的问题。在怀孕期间,要注意按时产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没胎心了是否还能保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孕妇和家人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效果,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