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疗法能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当高照蓝光治疗无效时,需根据指征进行换血,包括Rh溶血病和ABO溶血病等,换血方法包括选择相同血型的血液、控制换血量和速度等。换血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感染、贫血等不良反应,换血后需密切监测并注意保暖和营养支持。
1.换血目的:换血疗法可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换血指征:
产前已明确诊断为Rh溶血病,出生时脐血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红蛋白<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0.7mg/dl)。
总胆红素已达到342μmol/L(20mg/dl)者。
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
小早产儿、合并缺氧、酸中毒或其他疾病者,如有条件应放宽换血指征。
3.换血方法:
Rh溶血病:Rh阴性的母亲娩出Rh阳性的婴儿,在娩出后72小时内给婴儿注射Rh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Rh溶血病的发生。
ABO溶血病:ABO溶血病的Rh血型均为阳性,一般不需要注射Rh免疫球蛋白。
换血时应选择与患儿血型相同的血液,且Rh血型和ABO血型均相同。
换血量为150~180ml/kg,一般为180ml/kg。
换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胆红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换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换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感染:换血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感染,如败血症等。
贫血:换血后可能会出现贫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其他:换血后可能会出现胆红素反跳、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5.换血后注意事项:
换血后应继续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胆红素水平,直至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
换血后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换血后应给予患儿适量的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总之,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高照蓝光治疗无效的有效方法,但换血疗法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