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来。发生于儿童者,还可能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有关。当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时,通常会出现咽痛、易感冒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症状。治疗方法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护理为主。
1.症状
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扁桃体肿大:多见于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尤其是产酶细菌感染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肾炎、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长期低热等。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戒除烟酒,是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一点。
药物治疗:
含片:用度米芬、碘含片、链球菌素来含片,这些含片能直接作用于咽部,具有清洁和消炎作用。
含漱剂: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硼酸液等含漱,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
涂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有助于减轻炎症。
注射疫苗:当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医生一般会建议注射青霉素等药物,以消除炎症。
手术治疗:
扁桃体切除术:为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如果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其他手术:如果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病、肾炎等,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护理:
术后2小时内:需禁食、禁水,以避免引起伤口疼痛或出血。
术后2小时后:可开始进食冰冷流质饮食,如冰牛奶、不含杂质的纯冰淇淋等,含服口中后再慢慢吞咽,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止血。术后1周内,应以半流质饮食或软食为主,如鸡蛋羹、米粥等。
保持口腔清洁:术后第2天,可以开始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以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观察出血情况:术后24小时内,伤口会有轻微出血,是正常现象。如果口中分泌物有血丝或血块,应及时就医。
3.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扁桃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如果孩子出现扁桃体炎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
孕妇:孕妇患有扁桃体炎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扁桃体炎容易反复发作,且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老年人在患有扁桃体炎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