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一种针对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方法,操作步骤包括术前准备、麻醉、置入宫腔镜、肌瘤定位与切除、止血与创面处理、取出器械与结束手术等。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心电图、妇科超声等,以评估身体状况,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判断是否适合宫腔镜手术。
2.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可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无痛苦的状态,肌肉松弛效果好,便于手术操作;硬膜外麻醉则可使患者下半身失去痛觉,但意识清醒,适用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好、对麻醉风险有顾虑的患者。
3.置入宫腔镜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铺无菌巾,然后用宫颈扩张器逐步扩张宫颈,将宫腔镜经宫颈缓慢置入宫腔,通过宫腔镜的成像系统,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内的情况,包括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4.肌瘤定位与切除
确定肌瘤位置后,根据肌瘤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切除,对于有蒂的黏膜下肌瘤,可使用宫腔镜下电切环,通过电切的方式将肌瘤蒂部切断,然后将肌瘤完整切除或分块取出;对于无蒂的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部分,可先使用电切环或激光等器械将肌瘤表面的子宫内膜切开,然后逐步将肌瘤组织切除,尽量将肌瘤切除干净,同时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的子宫内膜和肌层组织。
5.止血与创面处理
切除肌瘤后,对于手术创面的出血点,可使用电凝或激光等方法进行止血。止血要彻底,以防止术后出血,对于较大的创面,可在宫腔内放置球囊导尿管,通过球囊压迫创面来止血,并可预防宫腔粘连。
6.取出器械与结束手术
确认肌瘤切除干净、创面止血良好后,缓慢取出宫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再次检查宫颈和阴道有无损伤,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送往复苏室进行观察,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