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卵泡发育情况,可采用B超监测、性激素测定、基础体温测定和宫颈黏液检查等方法,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1.B超监测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卵泡的大小、数量和形态,并了解子宫内膜的情况。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每2-3天监测一次,当卵泡直径达到17mm时,需要每天监测一次,直到卵泡排出。
2.性激素测定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和内分泌功能。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测定基础激素水平,然后根据卵泡的发育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再次测定。
3.基础体温测定
在早晨醒来后,不做任何活动,立即测量口腔温度,这就是基础体温。在卵泡期,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会升高0.3-0.5℃,持续12天左右。如果没有怀孕,基础体温会在月经来潮前下降。通过基础体温的变化,可以了解有无排卵和黄体功能。
4.宫颈黏液检查
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排卵前宫颈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长,有利于精子通过。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可以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和排卵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同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