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根据血压低压50mmHg、高压80mmHg,属于低血压的范畴。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过饱;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可增强心血管功能。
2.病理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使用不当等。
建议:针对低血压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低血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建议:合理饮食,避免饮食过饱或过少;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
4.体位性低血压
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昏厥等。
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穿紧身衣裤、佩戴腹带有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多摄入水和含盐饮料有助于防止脱水和低血压的发生。
5.药物性低血压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可能导致低血压。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压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果低血压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对于老年人、孕妇、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低血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应特别关注血压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