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大多由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但也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牙龈炎和牙周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口腔卫生不良,牙结石、菌斑等刺激物长期堆积,可导致牙龈发炎、红肿、疼痛。
智齿冠周炎:智齿生长过程中,容易导致周围牙龈发炎,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根尖周炎:龋齿、牙髓炎等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根尖周炎,炎症扩散至牙龈,引起牙龈肿痛。
药物性牙龈增生:某些药物,如硝苯地平、苯妥英钠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牙龈增生、肿胀。
系统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艾滋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出血等症状。
此外,一些口腔或全身的局部因素,如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等,也可能引起牙龈肿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牙龈肿痛可能是癌症的症状之一,但癌症引起的牙龈肿痛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口腔肿块、溃疡、麻木、疼痛等。如果牙龈肿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牙龈肿痛的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牙龈炎或牙周炎,需要进行洁治(洗牙)和刮治等牙周治疗;如果是智齿冠周炎,需要进行局部冲洗、上药,并在炎症消退后拔除智齿;如果是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如果是药物性牙龈增生,需要调整药物或停药,并进行牙周治疗;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肿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总之,牙龈肿大多由良性疾病引起,但也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