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喂食过多,超过了脾胃消化吸收的限度,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会损伤脾胃的功能,导致积食。宝宝出现积食后可以采取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腹部按摩、服用药物等方法处理。
1.调整饮食
家长应适当减少宝宝每餐的食量,避免过饱,给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时间,同时,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泥等,适度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如油麦菜、西蓝花、燕麦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积食。要避免吃炸鸡、炸串、肥猪肉等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增加运动量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能,鼓励其适当增加每天活动的时间,如爬行、走路、游戏等,能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消化,改善积食的症状。
3.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手掌朝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能促进胃肠道消化食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力度过大给宝宝带来不适。
4.服用药物
如果宝宝积食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食药物,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提高胃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在宝宝积食期间,应适量补充水分,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而且应避免强迫宝宝进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家长还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