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包括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熬制火候、熬制时间、添水比例、特殊处理等方面。
1.器具选择
熬制中药以瓦罐、砂锅为最佳,搪瓷器皿次之,忌用铁锅、铜锅。
2.浸泡时间
中药在熬制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3.熬制火候
一般中药应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慢熬。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只用武火迅速煮沸药液,以保留其有效成分;而滋补药则需先用武火煮沸药液,再改用文火慢慢熬,以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解。
4.熬制时间
不同类型的中药熬制时间不同。一般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熬制时间较短,滋补药、质地坚实的药物熬制时间较长。通常头煎药应在沸腾后再熬制20-30分钟,二煎药则应在煮沸后再熬制15-20分钟。
5.添水比例
熬制中药时,加水量应适当,一般以水面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为宜。如果是滋补类的药材,则加水量可以适当减少。
6.特殊处理
一些特殊的药材需要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先煎的药材一般需要先煮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材同煮;后下的药材则在其他药材快要熬好时再加入,煮5-10分钟即可;包煎的药材需要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材一起煮;烊化的药材则需要在其他药材熬好后,将其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后服用。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在熬制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操作,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