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该病考虑与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等有关。
1.脾虚
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下注任、带,导致带下病。
2.肾阳虚
素体肾阳不足,或房室不节,或多次流产,损伤肾气,肾阳虚衰,失于温煦,导致带下病。
3.阴虚夹湿
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耗伤阴血,阴虚失守,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导致带下病。
4.湿热下注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与气血相搏,结于下焦,导致带下病。
5.湿毒蕴结
肝郁脾虚,湿热内生,或感受湿毒之邪,下注任、带,导致带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