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肠炎的办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生活习惯改善、心理调节等。
1.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药物。感染性肠炎,医生会根据病原体选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若是非感染性的,常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道黏膜、止泻;腹痛明显时,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缓解肠道痉挛。不过,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饮食调整
遵循低脂、少渣、高蛋白原则。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减轻肠道负担;减少芹菜、韭菜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摄入,因其粗糙纤维会刺激肠道。多吃鸡蛋、鱼肉、豆腐等高蛋白食物,补充营养。
3.补充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衡是慢性肠炎的诱因之一。补充益生菌,像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免疫力,有助于缓解慢性肠炎症状。
4.生活习惯改善
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利于肠道自我修复。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促进肠道蠕动,增强体质。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病情。
5.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肠道功能。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对慢性肠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