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病因是气血逆乱、脏腑亏虚,病机是经络痹阻、元气衰败、窍闭神匿等。
一、病因
1、气血逆乱中风的发生与气血逆乱密切相关。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或痰浊内生、瘀血阻滞,从而引发中风。
2、脏腑亏虚中风的发生与脏腑亏虚也有一定关系。年老体衰、肾精不足、脾胃虚弱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容易发生中风。
二、病机
1、经络痹阻中风后,气血运行受阻,经络痹阻,导致肢体、口舌等部位失去气血的濡养,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2、元气衰败中风后,元气受损,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加重病情。
3、窍闭神匿中风后,窍闭神匿,神明失用,出现神识不清、昏迷等症状。
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以促进功能恢复。并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