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火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芩、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蒲公英、金银花、菊花等,使用时需辨证论治,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同时要确保中药质量。
1.龙胆草
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等症。
2.黄芩
善清上焦肺热,对肝火亢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口苦口干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常用于治疗肝火目赤,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目赤肿痛,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
4.夏枯草
能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等症。
5.决明子
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
6.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可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
7.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
8.菊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