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大在中医中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肝火、胃火、心火、肾火、肺火等。肝火大会出现头痛、头晕、口干口苦等症状,胃火大可出现疼痛感、反酸、烧心等症状,心火大可出现心烦易怒、失眠、牙龈肿痛等症状,肾火大会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睡眠不安等症状,肺火大可出现干咳无痰、咽喉肿痛、痰稀色清、夜间出汗等症状。
1.肝火
肝火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口干口苦、咽喉疼痛、面红目赤、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等。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失调、经常发脾气等症状。其中面红目赤是指整个面部泛红以及眼睛发红,胁肋疼痛是指人体两侧肋骨出现疼痛。
2.胃火
胃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症状表现为胃部出现灼热感以及疼痛感、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舌红苔黄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牙龈肿胀、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虚火症状表现为胃胀、饮食减少、轻微咳嗽、大便干结等。
3.心火
心火包括实火和虚火,实火症状表现为心烦易怒、失眠、牙龈肿痛、口干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神志不清、吐血等症状。虚火症状表现为盗汗、心烦、手足心热、形体消瘦等。
4.肾火
肾火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睡眠不安、腰酸腿痛等。
5.肺火
肺火包括实火和虚火,实火症状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肿痛、大便干燥等。虚火症状表现为痰稀色清、夜间出汗、手足心热、失眠等。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怀疑自己火大,可以去医院进行望闻问切检查明确诊断。确诊为火大后,则需要根据火大的类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肾火,可以遵医嘱使用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等滋阴补肾的中药进行调理;肝火,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草、栀子、黄芩等泻肝火的中药进行调理。
患者治疗期间还应调理饮食结构,可以吃些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西瓜、黄瓜等。尽量避免吃温热性质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