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嗡嗡响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颈椎病、听神经瘤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生理因素
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环境突然改变等生理因素,均可能会引起脑部功能异常,出现头晕、后脑勺嗡嗡响等症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短等表现,而检查时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
此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的方式使症状减轻并消失。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紧张、劳累等。经过上述处理后,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无需过度忧虑。
2、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可使颈椎内动脉血管受到压迫,引起脑供血不足,进而造成脑鸣,表现为后脑勺嗡嗡响。
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营养神经药等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常用的肌松药是乙哌立松、维库溴铵等,营养神经药包括维生素B1、谷维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以采取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等手术治疗,以解除局部压迫,缓解后脑勺嗡嗡响的现象。虽然颈椎病难以彻底治愈,但是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减轻不适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若患者发生该病后未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引起颈心综合征、高血压等并发症。
3、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肿瘤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会压迫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导致传导障碍,可引起耳鸣、眩晕、后脑勺嗡嗡响、听力下降等症状。
听神经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在电生理监测下完成手术。对于身体素质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建议患者确诊后尽快治疗,以改善预后,降低对生活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