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酸和诺氟沙星是同一种药。
诺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化学名称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氟哌酸是诺氟沙星的别名,在临床应用和日常生活中,这两个名称常被交替使用。
诺氟沙星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抗菌的作用。在临床上,诺氟沙星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引起的腹泻、痢疾等;也可用于泌尿生殖道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对于一些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在敏感菌所致的情况下,也可能会使用诺氟沙星进行治疗。
诺氟沙星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有其特定的规律。口服后,它能在胃肠道内部分吸收,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但在肠道、肾脏等组织中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这也使得其在治疗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时具有较好的疗效。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部分经肝脏代谢。
在使用诺氟沙星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还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失眠等。此外,诺氟沙星可能会影响软骨发育,故禁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同时,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也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