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不好,全身肿可能是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处理,详情如下:
1、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指由于肿瘤、体循环淤血等原因导致心包分泌过多液体并聚集在心包腔内的疾病,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静脉回流受阻,会出现体循环瘀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全身水肿。
患者应积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秋水仙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心脏压塞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可起到解除压塞、缓解症状的作用。对于没有原因的特发性心包积液,一般预后较好。
2、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心包增厚、钙化等病理改变,使心脏舒张功能受限,静脉回流受阻所引起的全身循坏障碍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水肿等。
患者出现症状后应注意卧床休息,出现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对于部分心包炎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阿司匹林等。若患者水肿症状严重,则可使用利尿剂帮助其减轻水肿,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如果是因结核菌感染引起的缩窄性心包炎,需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等。对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症状明显的患者或未出现明显心包增厚的患者,可进行心包剥离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好。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肌损伤导致心室舒缩功能及心脏泵血功能出现障碍所引起的综合征,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
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限制其活动,饮食上应限制其钠盐摄入,以防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减轻心脏负担。还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洋地黄、硝普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采用心脏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除心脏移植外,还可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治疗。积极治疗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除了上述原因外,心肌梗死、心肌淀粉样变性、心脏压塞等疾病也会导致心脏不好引起全身肿,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确诊病因后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