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多指心肌缺血,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X综合征、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如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且长时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久坐、酗酒、吸烟和熬夜等,可增加患病风险,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
2、X综合征
X综合征指的是一种可产生心肌缺血症状,但心电图观察无心肌缺血表现的现象,具体的病因不明确。
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病因暂时不清楚,可能是血管调节功能异常所致,患者常会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发现,在心绞痛发作时,会出现暂时性冠状动脉痉挛、狭窄。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病情发作时应该停止活动,并注意卧床休息;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可以给予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与缺氧。平时应控制心肌缺血的高危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并积极戒烟和戒酒。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等药物治疗,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必要时可以使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链激酶等药物辅助治疗,有降血脂、抗血小板和溶栓等作用。
3、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者需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