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息肉是指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而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肿物。
一、形成原因
宫内息肉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长期妇科炎症刺激也可能诱发息肉产生;此外,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与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二、症状表现
很多时候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间期出血等,还可能有腹痛、白带异常等表现。较大的息肉或突出宫颈口的息肉,可能引起性生活后出血。
三、诊断方法
通常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等手段来明确诊断。妇科检查可能会发现宫颈口有突出物;超声可观察到宫腔内的异常回声;宫腔镜检查则是诊断宫内息肉的“金标准”,可直观地看到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能同时进行活检以明确其性质。
四、治疗方式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息肉,可先观察,定期复查。但如果息肉引起了明显症状,如月经异常、不孕等,或者息肉较大、有恶变倾向等,则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这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创伤小、恢复快。对于绝经后妇女的息肉,更应重视,积极治疗。
五、预后及注意事项
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复发的可能。患者在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维持内分泌平衡,降低复发风险。此外,要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妇科炎症等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