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主要有疼痛、骨折、身高变矮、脊柱弯曲、呼吸问题等,治疗方法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疼痛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通常在背部、肋骨、臀部或腿部出现。疼痛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在活动或劳累后。
2.骨折骨质疏松症会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手腕、髋部和肋骨。
3.身高变矮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椎体会逐渐压缩,导致身高变矮。
4.脊柱弯曲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柱弯曲,称为脊柱侧凸或脊柱后凸。
5.呼吸问题当脊柱骨折或胸廓畸形时,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
二.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C和D的食物,如乳制品、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适量的负重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骨健康,应尽量避免。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和受伤,尤其是在骨质疏松患者中。
2.药物治疗抗骨吸收药物可以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常见的药物包括鲑降钙素。促骨形成药物可以刺激骨形成,提高骨质量,常用的药物有特立帕肽。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4.康复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5.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骨折或脊柱畸形,可能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