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像痱子一样的小粒可能是粉刺、粟丘疹、过敏、日光性皮炎等。
1、粉刺
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与雄激素和皮脂分泌增加、微生物感染等相关。这些小粒通常好发于面颊、额头、鼻颊沟等部位,表现为圆锥形丘疹,栗米大小,呈分散排列,顶端为黄白色或点状黑色,挤出后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治疗粉刺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2、粟丘疹
粟丘疹为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是潴留性囊肿,常发于面颊、眼睑、额头部,成人可能发生于生殖器,婴儿则可能发生于眼睑、颞部。主要表现为乳白色或黄色、米粒大小的丘疹。此病属于良性病变,通常并无自觉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如有需要,可局部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用粉刺针挑破丘疹表面,挤出白色颗粒。
3、过敏
过敏是常见的因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过敏症状,可能发于脸部、全身。过敏者通常会出现发痒、红肿、干屑、水泡、冒痘、小颗粒等症状。处理过敏首先需要面部清洁,选取具有消炎、镇静作用的药物进行缓解。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扑尔敏、西替利嗪、酮替芬等,外涂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软膏、炉甘石洗剂等。
4、日光性皮炎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损伤皮肤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表现为面部出现红斑、丘疹,类似痱子的小疙瘩。患者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等。症状较轻者可冷敷,外用保湿霜,严重者需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