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为280~310mOsm/kg·H?O。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分布、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血浆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减少尿量,防止水分丢失;同时,口渴中枢也会受到刺激,引起口渴感,促使机体摄入更多的水分。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同时口渴感减弱。
此外,血浆晶体渗透压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可能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测定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一般在医院进行。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