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新冠疫苗感冒发烧可能与疫苗不良反应、免疫力下降、受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疫苗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中的异体蛋白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发热症状。此时建议观察体温变化,若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短,一般2-3天,可不需特殊处理,注意补水、休息即可。若体温较高,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降温。
2、免疫力下降
打疫苗后,部分人群可能因对外来异种蛋白的排斥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从而引起感冒和发烧。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均衡饮食,适量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芹菜等,增强免疫力,对于感冒的恢复有较好的帮助。
3、受凉
受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感染,从而引起发烧。可以采取温水擦浴、敷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喝热水,多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病毒感染
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衡,引起发烧。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鼻或滴鼻,缓解鼻塞症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减轻不适。
5、细菌感染
细菌侵入人体后,其代谢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体温较高时,遵医嘱使用解热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注意日常护理,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劳累和受凉。
若打完新冠疫苗后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